
最近在北方各地推廣核能供熱的過程中,經常帶領或推薦潛在客戶前往位于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生活區的中國核工業科學技術展廳去參觀,也去原子能研究院參觀考察已經實現核能供熱的實驗工程。愈來愈感覺核能知識普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管是黨政干部,還是能源電力領域的專業人士,如果不是核能專業出身,對于核能知識極其貧乏。但是我們多講一講,現場參觀一下,或者送一兩本書,很快就會豁然開朗,原來核能應用無處不在、放射性核輻射也無處不在。很快就消除了對核能的恐懼。但是比較遺憾的是,關鍵崗位上的領導干部,一是我們難以見到、二是沒有足夠時間聽講、三是沒有時間讀書,導致我們的科普工作難度極大。那么,這些領導干部依據自己有限的知識和經驗、乃至無知和愚昧作出的決定和決策,其副作用堪比無良企業家生產銷售假疫苗,貽害一方百姓。
在省委書記、市委書記的心目中,“政治安全”放在首位。與中央保持一致是基本要求?,F在中央正要求、自己也在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那么,作為省、市一級的“一把手”們,更是要和總書記保持一致。那么看看習總書記在核能的問題上是怎么說吧!
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4年參加荷蘭海牙國際核安全峰會時講到:“作為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和平利用核能事業,如同普羅米修斯帶到人間的火種,為人類發展點燃了希望之火,拓展了美好前景?!敝赋觥鞍l展和安全并重,以確保安全為前提發展核能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5年1月15日在祝賀我國核工業建成60周年之際發來賀信指出“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堅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續寫我國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span>
再看看國家主席、總書記習近平是如何做的!

2018年1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出席了臺山核電站歐洲先進壓水堆全球首堆工程命名揭牌儀式。

2018年6月8日,習近平主席在釣魚臺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其中包括引進四臺俄羅斯核電機組,分別建設在江蘇田灣核電基地和遼寧徐大堡核電基地。
李克強總理的批示。
作為政府的總理,李克強也于2015年1月15日作出批示:希望弘揚傳統,聚焦前沿,全面提升核工業競爭優勢,推動核電裝備“走出去”,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為把我國建成核工業強國而繼續奮斗。

李克強總理于2014年月日2日向正在召開的58屆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發去賀信:當前中國政府正在著力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我們堅持推進能源節約、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中國愿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他成員國一道,拓展合作范圍,提升合作水平,攜手應對挑戰,共同推進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事業。

李克強總理于2015年6月15日視察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時說到:核電是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的佼佼者,我們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綠色清潔能源。
大家聽一聽,中國的最高領導人說的夠明白的了吧!領導人要“堅持和平利用核能”,要“把我國建成核工業強國”,要“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綠色清潔能源”,如果各省不積極響應、不大力支持,怎么能說是“與中央保持一致”呢?又怎么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呢?
省市主要領導,不積極支持核能工業落地本省,說到底,是畏難思想在作怪,是懶政行為在表現。一是懶于學習科學技術新知識,二是不愿做深入細致的群眾思想工作。

科學技術在日新月異地進步,作為領導社會和經濟發展、參與重大產業和項目決策的黨政領導,一方面要自己加強學習,另一方面,要將所學知識向周圍的干部群眾做宣傳、做科普。更為重要的是,要尊重前任領導班子以及眾多專業部門作出的既有決策。新官不理舊政還好說,就怕新官上任廢除舊政、改弦易轍、另起爐灶。
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山東、甘肅、遼寧、內蒙、陜西、四川等省的歷任領導,堅持以國家大局為重,意識到核能發展的歷史必然,積極支持核能相關項目落地本??;同時,也嘗到了核能項目落地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甜頭。即使前幾年電力消納困難,也積極支持核電發展。隨著今年以后全社會用電量的快速增長,核電將為即將到來的用電高峰提供堅實的保障,而那些拒核能項目于門外的省份,將飽嘗缺電的煩惱和困難。隨著燃煤設施的陸續關停,北方各省還將迎來冬季集中供暖熱源不足的考驗。而核能單純供熱項目正好是替代燃煤、最為清潔的大規?;A熱源。
一邊喊著“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低碳能源、清潔供暖、關注民生”,一邊又對落實上述目標的核能發電和核能供熱畏首畏尾、推三阻四、三心二意?!叭~公好龍”諷刺的不就是這種人嗎?
那些對核能最恐懼、最阻礙、最反對的人們,一旦他們自己、或他們的父母得了重病,跑醫院比誰都快捷,做放射性檢查、診斷和治療比誰都積極,這個時候,就不再提“恐核”、“怕放射性”了。再說回來,不管是身在中國,還是將家人送到外國,都生活在地球內部核裂變、核衰變產生的能量場中,也逃離不開來自太陽的核聚變能量場。所以我前一段寫過一篇《身在“輻”中不知“輻”、病危方知“核”為貴》的文章,希望對“核”和“放射性”有恐懼心理的領導干部們耐心讀一讀,網上和微信里都能搜到。

我黨一直要求保持和發揚我黨“實事求是”的光榮傳統,本人也是長期身體力行。早在1992年,我就寫過一篇文章《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緊時機、發展核電—對我國核電發展技術路線的再思考》,在《中國能源》雜志1992年10月期發表之后,中核總領導很不滿意。今天在自媒體發表的文章,可能也會不受一些人的待見。但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為了民族復興理想,為了國家發展大局,知識分子必須要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因為我相信,這些文章也同樣會喚醒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