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在電力改革日漸深化的背景下,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針的指引下,國家電網公司于2017年吹響了向綜合能源服務市場進軍的號角。各省公司旗下的三級子公司(節能服務公司)升級為二級子公司(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并選派了精明能干的原供電企業管理者出任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分配給公司的業績目標也是以億計算。
綜合能源服務到底是什么?對國家電網公司的戰略意義是什么?與業內伙伴及客戶的關系會有何變化?單純依靠電網企業的工作經驗和思維模式能否勝任新的崗位?電網企業的行為慣性是否會成為完成新業務目標的障礙?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遇到的國網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的領導們所關注和困惑的問題。
劉海峰老師在下面這篇文章中給出了答案:不是國網領導一時心血來潮提出要這么做,而是時代的發展到了這個階段。你不做,自然會有別人這么做。要想做好這項業務,必須要有思維上的改變——互聯網思維。當然在后面的系列文章中,還會有陳懷新老師指出:僅僅有互聯網思維是不夠的,還要有互聯網組織架構、互聯網績效管理、互聯網企業文化!國網的系列變革,就是在走著這樣一條互聯網變革之路。
導語:
互聯網不僅改變著能源公司的形態,還將拆除能源行業的界限,重構能源公司的商業模式。功夫在詩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引發行業革命的往往源自于行業之外……
站在傳統能源行業談“能源互聯網”,是看不到云彩上面的世界的。跳出傳統能源行業看能源產業的變局,才能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能源互聯網成為能源行業當前最時髦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進化,現在每個行業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互聯網+,能源行業作為基礎性產業,更是積極推進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我在2012年出版的《第4次革命:重構能源企業管理模式》一書中,已經闡述了互聯網時代能源產業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我在書中這樣寫到:“為什么我們不能自己發電,不再依賴電網公司的集中式供電呢?這不是一個狂想,現在就讓我們看一下電力行業的演進吧,或許這樣才能探究到未來能源格局的演化……”
第一章“讓我自己發電”,揭示了第四次革命引發能源行業的進化。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智能技術的突破,導致能源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的革命,整個營商環境將發生巨變,推導出傳統能源企業轉型的歷史意義。
第二章“不僅僅賣電”,指出要想實現轉型,首先應該從傳統的“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并詳細闡述了能源公司如何從傳統的“能源供應商”轉向“能源優化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即近年流行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隨著,“大物云移智”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對能源產業帶來深刻影響的圖景,也越來越清晰?,F在,我只是再次解讀一下,當時在寫這本書時的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和淺見,僅僅為了分享和探討!
角度決定態度,能源互聯網不僅僅是基于傳統能源和傳統電網之上的互聯網,及所謂的平臺化,生態化。盡管,當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未來的能源革命,究竟向我們展示一個什么樣的能源形態,才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可以這樣打個比喻,電信互聯網不是基于電信的互聯網,而是安卓、iOS系統,顛覆了人類信息傳輸交流的方式。因此,電信公司的老總呼吁變革要“去電信化”。
近年來,伴隨著美國未來學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的出版,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在國內逐漸被炒熱。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間的里夫金在他的新書中闡述了這樣一種觀點,在經歷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互聯網對能源行業帶來的沖擊。即把互聯網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在能源開采、配送和利用上,從傳統的集中式轉變為智能化的分散式,從而將全球的電網變為能源共享網絡。
那么,能源互聯網的思考,不能僅僅從傳統能源生產方式開始,而應該從互聯網談起。能源互聯網探索首要的問題不是能源要不要互聯網,而是互聯網究竟對能源產業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現在,很多能源公司管理者,僅僅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工具或載體,這樣很難有突破性的思維。
互聯網不是一個工具,而是一個時代,它將給商業世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這不是在傳統商業的基礎上加上互聯網。所以,互聯網時代能源產業會不會引發革命性的變化,才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
我在《第4次革命》的前言中寫到:互聯網正在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引發新一輪商業世界的革命。智能電網時代的到來,新能源的崛起,正在促使財富獲取方式發生革命性的轉變,這場全球性的綠色革命,正在使財富由“黑金”變成“綠金”。
讓我們看看電力行業的變革?,F在,電網公司的贏利方式主要靠什么?答案是電費。更多的發電公司的電力輸出是靠電網運營商。那么,未來發電公司會不會成為區域的能源供應商?電網公司的售電收入會不會越來越少?依靠單一的輸配電力的贏利時代會不會終結?這可能才是變化的根本。
新能源技術長足而迅猛的發展,是第四次革命的引擎?;ヂ摼W和信息技術的配套應用,是這次革命的平臺。而商業模式的重塑,才是這次革命的本質。本書意在透過表象,揭示能源領域正在發生深刻的商業革命,并提出應對乃至引領這次革命的經營之道。
能源互聯網不是“能源互聯網”,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基于什么樣的能源互聯網?這就要從新能源將導致能源形態的進化,以及能源行業界限的拆除談起。
化石能源的危機,生態環境的惡化,必將激發人類積極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動力,并發動一場全人類的綠色革命。60年代以來,能源革命的呼聲日漸高漲。能源革命的目的,是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代替化石能源。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于2011年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預言,以新能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入結合為特征,一種新的能源利用體系即將出現,他將他所設想的這一新的能源體系命名為能源互聯網(Energy Internet)。杰里米·里夫金認為,“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開放共享的網絡,即能源互聯網”。之后,隨著中國政府的日益認同和重視,杰里米·里夫金及其能源互聯網概念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
整個能源系統正在進行快速的演化,社會發展電氣化的19世紀是“煤炭的時代”,能源是化石燃料和水力。20世紀中葉以后,雖然環保意識抬頭,核能、水力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據一定比例,但依然是化石燃料發電比例居高不下的“化石燃料的時代”。
但是,進入21世紀,面對氣候和人口結構變化、資源日漸減少等課題,過去那些不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系統必須接受重新審視??稍偕茉醇尤脒M來,高度注重環保,建立在能源優化組合基礎上的“新型能源時代”已經來臨。
新技術的發展,將迅速徹底地打破傳統能源公司壟斷的格局。這個技術,就是新能源 + 儲能技術。
Business insider曾經援引高盛一份關于特斯拉的最新報告認為,住宅太陽能不久將主宰美國電力市場,屆時,人們將不再單純地依賴電網,而最大的功臣便是埃隆·馬斯克(特斯拉汽車合伙創始人,家用光伏發電公司SolarCity創辦人)。
數年后,馬斯克不負眾望于北京時間2016年10月29日上午10時許,在美國洛杉磯的環球影城召開了發布會,全面展示了他的“太陽能計劃”。發布全新能源系統,誓要換掉全世界的屋頂!
雖然,這僅僅是個開始,但是,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已經倒下,這會不會引發革命性的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7年又有消息傳來:日本正在掀起一場能源革命,日本北部城市的電力系統正從舊式電網向自主式、局域性轉變,大約有四萬個城鎮區域脫離了大電網,選擇構建微型電網和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自給自足發電。
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將徹底打破原有的行業界限,設備制造公司、汽車制造公司、建筑公司、電氣公司、網絡公司、移動公司等都開始邁入能源領域。石油公司、電力公司、新能源公司等也開始跨越邊界,進行新能源領域的探索與合作,全新的能源格局正在形成。
據說,美國的一所大學已經研發出全透明光伏太陽能玻璃,現在這個團隊正在努力地降低其生產成本,爭取早日實現量產。我們是否可以想象一下,一座座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能夠發電,新材料建造的墻體能夠儲能,加上智慧樓宇系統,讓每一棟建筑物都將成為一個新型的智慧能源系統。
2015年有消息稱:美國用太陽能電池板鋪路,據說,只要完成三分之一全美洲際高速公路的道路鋪設,就完全可以滿足全美電量需求。最近,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美國交通部正打算對被美國人視為“母親之路”的66號公路進行高科技升級:在公路旁的人行道鋪設SolarRoadway太陽能電池板。此項目的目標是為康威66號公路服務中心供電,以及測試該科技是否能運用到普通街道上。我國山東最近也鋪設了一條2公里長的太陽能公路進行測試,一旦成功,道路建設公司,或者新材料生產公司也就成了電力公司。
新一輪世界能源變革的目標是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以低碳能源為核心的低碳經濟。伴隨著智能電網時代的到來,將徹底打破傳統的能源產業格局,顛覆傳統能源公司的商業模式。
2012年我在《第4次革命》書中提出互聯網時代產業變化的四個基本的理念:集中式走向分眾式、即時響應、多維互動、產消合一。
新能源技術的突破,智能電網技術的創新,將推動分布式能源時代的到來,進而實現產消合一。未來我們既是能源的生產者,也是能源的消費者。
杰里米·里夫金認為:“在即將到來的時代,我們將需要創建一個能源互聯網,讓億萬人能夠在自己的家中、辦公室里和工廠里生產綠色可再生能源。多余的能源則可以與他人分享,就像現在我們在網絡上分享信息一樣”。
ABB北亞區及中國總裁方秦曾表示:“智能電網為建設一個低碳輸電系統帶來了巨大契機。通過降低化石燃料消耗來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需求,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分布式發電,更多的風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一個可以接收并輸送可靠電力的雙向電網”。(注:未來應該是多維的智能微電網)
高度分散化的能源系統代替集中化的能源系統,而來自大型的、集中化的、長途跋涉的供電則越來越少。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更多的房屋及建筑將有能力自己生產能量。
互聯網將像沖擊傳統商業一樣,對傳統能源行業重新洗牌,出現全新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產業組織模式——互聯網能源?;ヂ摼W能源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構建的能源生產模式,是去中心化的。
傳統能源體系里,自家屋頂太陽能發的電用不完只能賣給電網,未來互聯網能源中則可能跳過中間環節,通過智能微電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直接交易,構建去中心化、產消合一的生態系統。
因此,互聯網時代能源的革命,不是立足于傳統能源的互聯網,而是要重新定義能源公司,重塑能源公司的商業模式,推進能源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的革命。
現在我們談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的深度融合,怎么融合?融合的邏輯和意義是什么?互聯網時代,大數據不是用來融合的,而是通過互聯網采集實時交互數據進行計算的,計算創造價值。沒有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大數據本身并不具有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價值。
傳統能源公司如何向平臺型組織轉型?如何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能源公司在互聯網時代的進化和重構,應該從產品化思維轉向平臺化思維,再進一步則要向生態化思維升級。生態系統是立體全息的商業系統,阿里巴巴前幾年就提出“去電商化”,這就意味著淘寶不再是一個商業的交易平臺,而應該是,通過淘寶天貓、螞蟻金服、菜鳥物流、阿里傳媒等,以及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的研發等,逐步為全世界的商家構建了良好的營商生態系統,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商業理想變成現實。
那么,能源互聯網不僅僅是“能源互聯網”,也不僅僅是基于能源的互聯網,而是要通過互聯網為能源生產者和消費者構建全息的生態系統,這就要求未來的能源公司應該真正實現“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號中,并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
互聯網時代智慧能源生態系統的構建,不再僅僅是單一的能源系統集成,可能還要融合金融服務、碳交易、供應鏈重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建筑、電動汽車等,并運用互聯網技術重新構建一個和諧的、共享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
互聯網不僅改變著能源公司的形態,還將拆除能源行業界限。功夫在詩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引發行業革命的力量往往源自于行業之外。
站在傳統能源行業經驗基礎上談“能源互聯網”,是看不到云彩上面的世界,更談不上真正的創新。跳出傳統能源行業看能源行業的變局,才能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ヂ摼W時代能源公司的變革,不僅僅是所謂的“能源互聯網”,也不僅僅是管理模式的創新,而是重構一個全新的世界。
2012年我在《第4次革命》書中提出,互聯網時代的工商領袖必須具備的五項領導力即:學會在虛擬的世界里做出正確的決策;學會在信息中求取價值;共贏的思維方式;構建開放型成長的生態系統;以及整合資源創新價值的能力。
當前,傳統能源公司面臨的首要問題不是如何構建“能源互聯網”,而是,重塑互聯網思維。思路決定出路,戰略決定命運。工業時代的管理思維,已經無法指導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者的創新實踐。要想生存,不是在傳統管理理念的基礎上進行所謂的改進,而是要徹底地顛覆傳統的管理思維模式,傳統的思維只能導致傳統的結局。今天,我們要重新建立互聯網時代的全新管理哲學基礎。
2004年我在《管理新經》一書提出,從價值鏈到價值網,傳統的價值鏈是一種線形思維,要創建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競爭優勢,在這個管狀的鏈條上是找不到出路的。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不僅需要卓越的產品線,更需要整合一個商業系統。在這個商業系統中,價值不再是簡單的從原料到制造再到消費者的傳遞,不再是某一個業務單元創造了價值,獲得差額,然后拋給下一個業務單元。在這個商業系統中,制造、采購、銷售、設計乃至消費者也被納入其中一起創造價值。這不再是一個單向運轉的價值鏈條,而是一個多維的價值網。
價值鏈以工業經濟模式為基礎,以創造消費者價值、銷售產品和服務獲取利潤為導向,其價值創造是線性流動的,但其效益則是遞減的?;ヂ摼W時代,強調的是與消費者共同創造價值,來提升生態系統的競爭能力,其效益是聚增的。更為重要的是這為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的重構,提供了全新的理論依據。
是“能源互聯網”,還是“互聯網能源”,這不是我們探索的本質。當然,這也不是玩所謂的文字游戲,而是決定了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思維的方式?;ヂ摼W時代的管理創新已不再是某個點或某個環節的問題了,而是一個整體的系統進化。當前,只有重構能源公司的商業模式,重新定義能源公司,才有可能應對未來的挑戰!
(作者系清華厚德能源規劃與管理研究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專家)